搜尋此網誌

2010年12月20日 星期一

花博推薦行程~


 花博推薦行程~
給大家最直接的行程推薦∼一日遊、二日遊、三日遊∼
請自行取用嘍!
 

一日遊 - 適合時間少、只能看重點展演的人
路線:新生公園區→美術公園區→圓山公園區→大佳河濱公園區
08:30
 到新生公園區買票
09:00
 入場,立刻衝到夢想館排預約券,等待的時間可參觀未來館&天使生活館(是一起的)
供參考:09:00排預約券排到12:00的場次,09:30再去拿就排到19:30了(五分鐘一場次)
11:00
 夢想庭園拍拍照,吃中餐
12:00
 夢想館參觀(約一小時)
13:00
 G4新生出入口搭花博一號線前往美術公園區
13:30
 到達舞蝶館,進場看「百合戀」(下午兩點開始,是值回票價的好評表演)
15:30
 搭花博一號線前往圓山公園區,參觀爭艷館
17:30
 參觀流行館
18:30
 去圓山接駁站1搭花博園內線,前往大佳河濱公園接駁站6(大佳東),行動巨蛋觀看晚上七點的表演
20:00
 在大佳河濱公園看夜景,走走逛逛
22:00
 懷著充實且愉悅的心情回家囉∼
 

兩日遊 - 適合一般大眾,大多數展演都能看到
路線:圓山公園區→美術公園區
第一天
08:30
 到G1圓山出入口買票
09:00
 進入圓山公園區,立刻衝到名人館排預約券(12:00拿到19:3050/15分鐘一場) 
09:30  
去地景花海區拍拍照,有時間的話參觀文化館
10:30
 參觀名人館(視情況安排時間)
11:30
 至爭豔館參觀
13:00
 至流行館參觀
14:00
 餐飲區吃中餐
14:30
 走行人陸橋去美術公園區寰宇庭園區拍照
15:30
 到達舞蝶館,進場看「百合戀」(下午兩點開始,是值回票價的好評表演)
18:00
 去故事館拿預約券,至美術館正門口看表演或是在美術館吃輕食
18:30
 參觀故事館
19:00
 參觀美術館
20:00
 到行人陸橋下看互動光雕,欣賞夜晚燈光特效十足的花博會場
21:00
 懷著充實且愉悅的心情回家囉∼

第二天
路線:新生公園區→大佳河濱公園區
08:30
 到G4新生出入口買票
09:00
 進入新生公園區,立刻衝到夢想館排預約券12:00,等待的時間可參觀未來館&天使生活館(是一起的)
     供參考: 09:00排預約券排到12:00的場次,09:30再去拿就排到19:30了(五分鐘一場次)
11:00  
去青青步道觀景,去夢想庭園拍照
12:00
 參觀夢想館(約一小時)
13:00
 去林下花圃花海區、迷宮花園拍照╱參觀養生館(二選一)
13:30
 到台灣美食區吃中餐
14:30
 接駁站4(新生)搭接駁車至接駁站6(大佳東),進入大佳河濱公園區
15:00
 看毛毛蟲大遊行
16:00
 參觀行動巨蛋,大地花海區拍照
16:30
 至接駁站6(大佳東)搭接駁車至接駁站5(大佳西),參觀花圃競賽區,看夜景
18:00
 走到新生公園區參觀花茶殿(吃晚餐)、閩式庭園
19:00
 到G4新生出入口附近紀念品商店買紀念品
20:00
 滿足地回家囉∼∼!


三日遊 - 適合想悠閒逛花博、完整欣賞的人【推薦!】
第一天
路線:圓山公園區
08:30
 G2兒育出入口買票
09:00
 進入圓山公園區,立刻到名人館排預約券  
   (供參考:12:00去拿,是19:30的場次。15分鐘一場,一場50人)、到真相館拿預約券(供參考:11:30拿,排到14:30的場次)
09:30
 參觀文化館&百藝廣場
11:00
 參觀名人館
11:50
 至真相館3D動畫
12:20
 地景花海區、精緻花卉區、造型花牆區、果樹園區走走逛逛,拍照
13:30
 餐飲區吃中餐
14:30
 參觀爭艷館
16:00
 參觀西安庭園、上海庭園、流行館
18:00
 看看夜景,回家囉∼!(註:花博的夜晚會有許多燈光效果,可以好好走一圈欣賞美景)

第二天
路線:新生公園區→大佳河濱公園區
提早至新生公園區排隊入場
09:00
 入場,立刻到夢想館排預約券12:00
09:15
 回到花夢廣場,經過怡情園,參觀養生館
10:30
 迷宮花園、林下花圃花海區走逛拍照
11:15
 台灣美食區吃中餐,走青青步道觀景
12:00
 參觀夢想館
13:00
 參觀未來館&天使生活館(是一起的)
15:00
 走到閩式庭園、花茶殿參觀,經過花之隧道(綠築小徑)到大佳河濱公園區
16:00
 逛移動森林、花圃競賽區
17:30
 至餐飲區吃晚餐
18:30
 行動巨蛋看19:00表演
20:00
 走走逛逛,看夜景
21:00
 至P1大佳碼頭坐船(可至美麗華、饒河夜市),回家囉∼!

第三天
路線:美術公園區
前兩天逛太累可以晚一點起床
10:30
 進入美術公園區,至故事館拿預約券(約半小時),在美術館附近拍照
11:00
 參觀故事館
11:30
 參觀美術館,於美術館南進門吃中餐
13:30
 逛寰宇庭園區,拍照
15:30
 至舞蝶館排隊入場觀賞「百合戀」(16:30~17:30
17:30
 至風味館買紀念品,歡樂的花博三日遊行程結束,回家囉∼!
 
 
 
 
 
逛花博的注意事項、事前準備!!!
1.    請務必帶乾糧,由於花博地方廣大且有時間上的限制,餐飲區的座位也不多,帶乾糧可以先墊墊肚子,較不會拖到行程
2.    
園區內只能用走的,沒有腳踏車、機車、汽車,僅有大佳河濱公園區有電動遊園車,但需付費49
3.    
承第2點,務必穿運動鞋或布鞋等較好走的鞋子。女生請注意即便是平底娃娃鞋、楔型鞋、靴子等,都有可能讓一直走路的雙腳過度疲勞,甚至受傷。
4.
 花博會場內禁止吸煙,僅設立少量吸煙區,但不好找。若有吸煙需求的民眾,建議詳細看地圖,問問工作人員。
5.
 前一晚請睡飽,有充足精神才有辦法專心看展演以及欣賞各地美景
6.
 大佳河濱公園的風很強,長髮的人建議綁頭髮,否則拍照會不好看喔!
7.
 建議穿褲裝
8.
 可以帶小折凳,排隊時使用(隊伍中有長者時建議攜帶)
9.
 相機電池攜帶兩顆以上(小編有一個展館就用掉一顆電池的紀錄)。為了避免後面有更棒的美景沒拍到,多帶幾台好相機也是必要的
10.
 請攜帶備有錄影功能的攝影機或相機。某些展館有動態設計展演,甚至夜景的燈光效果也是,照片無法捕捉當下的感動,請要有殺掉好幾張記憶卡的心理準備
 
花博『吸煙區』全攻略之癮君子專用
 

資料來源:Citytalk城市通-活動情報第一站  http://citytalk.tw/sevent/2010taipeiexpo/

稱呼的藝術

稱呼主義

有一天,吳先生對食堂的大師傅老李說:「在國外,像你這樣的工作,知道叫什麼嗎?」當了一輩子的炊事員的老李,睜大眼睛,盯著他。「在國外,人家把你叫做『廚藝總監』」。老李的臉上頓時開成了一朵花。以後吳先生每次去食堂打菜,買飯不用排隊,飯菜足夠三個人吃。
 
吳先生對職業的稱號的新發明,給周圍的人帶來無窮的樂趣和信心,他成了公司裡最受歡迎的人。小章姑娘是單位裡的一位電梯小姐,天天吵著要換工作。自從吳先生授予一個稱號後,她變的安心多了。每次見到吳先生,笑的像花ㄦ一樣。吳先生稱她:垂直交通管理員」。
  
吳先生管傳達室大伯叫做「全天候安全監理員」。管居委會大媽叫做「社區文明高級督察」。管郵遞員叫做「信息傳播工程師」。管公司門前小店鋪的售貨員叫做「商品流通仲介人」。對後勤班的泥瓦工,他也設計了一個文雅的稱呼「建築物表面美學工作者」。


現在吳先生的車輪胎破了,皮鞋的口子開了,他都可以得到免費服務。原因很簡單,在他家門口,有個東北小伙開的修鞋舖。吳先生送了一個新稱號,讓小伙子至今心懷感激,吳先生管他叫「皮具修理博士」。如今,吳先生在職業稱號上的造詣爐火純青。


有一天,理髮室的老張笑瞇瞇來找他,說:「吳先生我想去印一張名片,你看印什麼好」吳先生脫口而出就有三個雅號:高級髮型設計師、專業形象設計師、人體CI造型師」老張大喜而去。


第二天,老張又來找老吳,一見面就拉住老吳的手涕淚俱下。原來,老張的老婆從來就看不起他,說他只是剃頭的。昨天老張把新稱號帶回家一宣佈,老婆滿臉紅光,特意炒了小菜,對老張好生伺候。老張感激的說:你不但提高了我的工作地位,更提高了我的家庭地位。


吳先生發現,

給人們帶來快樂,並非一件困難的事。

人們的不滿,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觀察視角不同而造成的

只要稍稍換一個角度,完全可以改變人們的看法

雖然說的都是同一樣東西,不過,有的就能給人帶來天壤之別的感受。



 

2010年11月10日 星期三

炒菜用油

炒菜重點觀念 

 
一輩婆婆媽媽們習慣用的豬油。台灣在民國八十五年時曾經做過一個調查,發現零售市場賣掉的食用油品中,有 60% 是沙拉油、12% 是葵花油、 13% 是老
 
十年後的今天,沙拉油、葵花油和橄欖油,是現今台灣家庭中最常用的烹飪油,橄欖油尤其炒得很熱,使用率大幅提升。但豬油卻越來越少用了。

小玉與婆婆之間的戰爭,沒有絕對的對與錯,端看小玉所用的植物油是哪一種,炒菜的溫度在幾度,但如果用錯植物油炒菜,還不如用婆婆的豬油。

什麼是油的「冒煙點」?
台灣人最常見的烹煮方式還是煎、煮、炒、炸為主,青菜大多是用大火快炒,而且多數是使用玉米油、葵花油之類來炒菜,甚至炸排骨也是用這類植物油,這真是個嚴重的錯誤。

為什麼呢?因為每一種油耐受的溫度不一樣,葵花油在攝氏 107 度就開始冒煙變質了,如果拿來炒菜甚至炸排骨,會產生許多毒素。
因此,在選用油品之前,必須先瞭解什麼是「冒煙點」。

每一種油的冒煙點 (Smoke point, 介於熔點與沸點之間 ) 都不盡相同,任何油類只要達到冒煙點以上,就會開始變質,甚至起火燃燒。
所以我鼓勵大家不管炒什麼都加一點水來炒,因為水分會將溫度拉低到一百度左右。

我把這種加點水來炒的炒法稱之為「水炒」。
大多數油類的冒煙點都在一百度以上,所以炒菜時只要能把溫度控制在一百度,油就不會變質, 吃了也不會有害。
 
很多液態植物油,例如菜籽油和葵花油,冒煙點都在 107 度,通常大火一炒,一下子就會超過冒煙點,開始變質,吃下這種油,對身體反而有害,但若是拿來涼拌東西就很好。

油的商品名稱非常混淆,例如台灣與大陸很多食用油是菜籽油,或是菜籽、玉米與大豆的混合油,但廠商並不標示清楚,而常用「沙拉油」這個名稱代替。
 
其實,沙拉油 (Salad Oil) 是一種通稱, 凡是可以拿來涼拌沙拉的油就可叫做沙拉油。
所以在還弄不清楚油種之前,最好先不要拿來炒菜。
 
橄欖油、花生油、芝麻油的冒煙點約 160 度,可以炒菜,但還是加一點水比較好。
 
椰子油的冒煙點更高,在 232 度,拿來炒菜最適合,但在台灣,我還沒有找到比較好的椰子油。
所以,買哪一種油炒菜是一門學問,以下我特別整理了一份各種未精製油脂的冒煙點,提供給大家購買與烹飪時參考。
 

附表: 各種油脂的冒煙點

未精製的各種油脂

冒煙點

適合的烹飪法

葵花油 Sunflower oil

107 ( 225 )

涼拌、水炒

紅花油 Safflower oil

107 ( 225 )

涼拌、水炒

亞麻仁油 Flax seed oil

107 ( 225 )

涼拌、水炒

菜籽油 Canola oil

107 ( 225 )

涼拌、水炒

大豆油 Soybean oil

160 ( 320 )

涼拌、水炒、中火炒

玉米油 Corn oil

160 ( 320 )

涼拌、水炒、中火炒

冷壓橄欖油 Olive oil

160 ( 320 )

涼拌、水炒、中火炒

花生油 Peanut oil

160 ( 320 )

涼拌、水炒、中火炒

胡桃油 Walnut oil

160 ( 320 )

涼拌、水炒、中火炒

芝麻油 Sesame oil

177 ( 350 )

涼拌、水炒、中火炒

奶油 Butter

177 ( 350 )

水炒、中火炒

酥油 Vegetable shortening

182 ( 360 )

反式脂肪酸,不建議食用

豬油 Lard

182 ( 360 )

水炒、中火炒

馬卡達姆油 Macadamia oil

199 ( 390 )

涼拌、水炒、中火炒

棉花籽油 Cottonseed oil

216 ( 420 )

殺精蟲,不建議食用

葡萄籽油 Grapeseed oil

216 ( 420 )

涼拌、水炒、中火炒、煎炸

杏仁油 Almond oil

216 ( 420 )

涼拌、水炒、中火炒、煎炸

榛子油 Hazelnut oil

221 ( 430 )

涼拌、水炒、中火炒、煎炸

椰子油 Coconut oil

232 ( 450 )

水炒、中火炒、煎炸

橄欖油渣 Pomace

238 ( 460 )

水炒、中火炒、煎炸

茶油 Tea oil

252 ( 485 )

涼拌、水炒、中火炒、煎炸

米糠油 Rice bran oil

254 ( 490 )

由於管路污染,不建議食用

酪梨油 Avocado oil

271 ( 520 )

水炒、中火、炒煎炸

註:涼拌 (< 49 / 120 ) ,水炒( 100 / 212 ℉ ),中火炒 ( 163 / 325 ) ,煎炸 ( 190 / 375 )



 
油脂的四種烹飪方式
國外把油脂的烹飪方式分為︰ Cold Preparation (Condiments & Salad Dressings) Low Heat (Sauces, & Baking) Medium Heat (Sauteing) High Heat (Browning & Frying),我們可以把它們對應在涼拌、水炒、中火炒與煎炸四種烹煮方式。
 


適合涼拌 ( 49 以下 ) 的油:除了常溫下是固體的奶油、豬油、椰子油、酪梨油之外,幾乎任何食用油都適合。
 
只適合水炒 ( 100 / 212 ) 、不可用中火炒的油:包括葵花油、紅花油、菜籽油。
 
亞麻仁油雖然也算,但因為營養價值太好了,建議生吃才不容易破壞它。
 
只適合中火炒 ( 163 / 325 ) 、不適合煎炸的油:包括大豆油、玉米油、冷壓初榨橄欖油、花生油、胡桃油、芝麻油、奶油、豬油、馬卡達姆油。
 
酥油是糕餅業者最常使用的油,因為是人造的反式脂肪酸,問題極為嚴重,我堅決反對使用。
 
另外,棉花仔油通常拿來做餅乾,由於對身體有毒性,會殺精蟲,我也不建議食用。
 
可以大火炒或煎炸 ( 190 / 375 ) 的油類:包括杏仁油、榛子油、椰子油、茶油、酪梨油。
 
椰子油和棕櫚油的耐熱點都在兩百多度以上,煎、炸都沒問題,但我發現國內這兩種油都是用酸價高的原油再精製而成,不符合我的「好油」標準。
 
如果讀者可以找到未精製而香味濃厚的椰子油,我會建議把它當作煎炸油的首選。
 
  買對的油、用對的方式烹飪
油的學問真的很大。除了選對油品之外,是否經過精製,也是決定好油與否的標準。
台灣的油品有許多障眼法,例如只加了一點橄欖油,就號稱是橄欖 X 酚油,其實是菜籽油。
 
而大部分廠商為了迎合台灣人喜歡大火炒菜的習慣,都把優良的進口橄欖油或其他食用油在台精製。
 
這麼做其實非常可惜,因為精製過的油,就不能算是我們說的「好油」了。
 
台灣人買到的植物油一般都是精製過的。
拿精製油炒菜,又多了一道氧化的過程,等於錯上加錯,對身體更加不好。
 
最正確的做法、能確保身體健康的烹調方式是,買未精製的橄欖油、麻油,來做中溫烹煮之用,若要炒菜,如果買不到好的椰子油或棕櫚油的話,寧可選用豬油、奶油或茶油。
 
因此所謂的好油,就是當你買到也買對了的時候,還要用對的方式去烹調,才能保持它原來好油的成分。
 
所以用沙拉油炒菜實在很冒險,炒菜一定要清楚所用油的冒煙點在幾度,將炒菜時的溫度控制